中文名稱:黑面琵鷺
學名:Platalea minor
英文俗名:Black-faced Spoonbill
科別:朱鷺科
棲息地:海岸溼地地區



 


黑面琵鷺繁殖於亞洲東部,也就是中國大陸東北部至華北、華中東部及朝鮮。每年冬季則南遷到較溫暖的東南亞,如:台灣、海南島、越南和菲律賓等地避寒。


在台灣十月中旬首批到達,至隔年四、五月還可以見到;曾出現於宜蘭、關渡、大肚溪口,以及曾文溪口等地,在曾文溪口平時約有160隻棲息於此,在2000年的調查中還曾經多達488隻,約佔全世界估計量的三分之二,應是全世界已知的最大族群。


牠們常集群覓食,在河口淺灘、荒廢魚塭捕捉魚蝦。有時會圍成弧形前進,把魚趕往岸邊捕捉吞食。

在棲息地,更是常見到牠們將整個身體泡在海水中,梳洗羽毛或是戲水。












 


又名撓杯(台語)、黑臉琵鷺。身長74公分,成鳥嘴很長,前端扁平,呈飯匙狀,黑色。腳黑色。額部、嘴基部及眼瞼相連成黑色的臉部。夏羽大致為白色,後頭之髮束狀飾羽及胸部飾羽為黃色。冬羽的飾羽變短,全身皆為白色。亞成鳥羽色似成鳥之冬羽,初級飛羽外緣黑色。
黑面琵鷺為社會性較強之遷徙鳥類,通常成小群出現在海岸附近、河口、沙洲及池塘等地。覓食活動以夜間及晨昏時刻為主。




 


黑喙扁嘴身羽白,面黝撓杯胃口開,琵琶無弦妙舞弄,鷺鳥有信歲時來」;這就是有著一副黑色臉龐及外形如琵琶的扁形嘴喙,被列為鷺科鳥類後起之秀的黑面琵鷺,牠出現國際生態舞台上,雖然還不久遠,在舉世關注及保育下,卻已一躍為鳥類的熠熠明星。


每年冬天,黑面琵鷺總是像潮信一般,從北國成群結隊飛抵台南縣七股鄉曾文溪口度冬,使七股數年間就成為國內、外賞鳥活動的重鎮。台南縣政府在保育黑面琵鷺有成後,近幾年黑琵度冬期間,都會舉辦黑面琵鷺保育博覽會,今年更於十二月中起,結合生態、藝文、觀光、產業盛大展開,帶給各地民眾豐富的遊賞行程


黑琵北返繁殖前,先會在胸前長出黃色繁殖羽,頭部也會出現飾羽,同時,在台灣已有求偶的行為,通常是公鳥會與母鳥一起理羽,脖子會交纏在一起,會為對方搔臉龐,以此表示愛意。一起飛回繁殖地後,由於其具有「念地性」,大多會找尋祖先住過之處進行交配、築巢。交配後大約一星期,母鳥便開始下蛋,每隔一天下一個蛋,一巢約有三個蛋。



 


接著,公鳥會與母鳥輪流孵蛋,在中國大陸要二十三天,在韓國則要二十六天,才能孵化出小黑琵來。如果不幸小鳥被其他鳥類吃掉,公鳥與母鳥會再重新來過,讓新生代很快出世。林本初說,幼鳥經過十二天就可站立起來,在鳥巢邊走動,親鳥則會把鳥巢築大,以維護幼子安全。五十天後,小鳥即可離巢約兩公尺遠,這時,除了兩腳較短之外,身軀已長得與成鳥一般大小。此期間,雛鳥都由親鳥進行餵食,等兩個月後,在親鳥誘導或示範下,幼鳥開始展翅學飛,只要飛過一次,自己就能夠飛翔。


到了九月冷風吹起,黑面琵鷺便展開南飛度冬里程,其路線有兩條:從繁殖區出發,經日本濟州島、琉球,來到台灣,或由韓國經黃海、山東、河北、江浙、福建,到達台灣。一般來說,九月中、下旬先頭部隊已經飛到,至遲十二月中就全部現身溪口。



 


年後去了一趟台南順路經過七股,記得這裏有賞鳥區,於是下車去觀賞黑面琵鷺,對這侯鳥我有很多的耳聞卻不曾來此相見,第一次來到這個鄉下地方,從小住台南卻不曾來過這裡,今日總算一償心願!




 




 



 




 


黑面琵鷺有不少引人矚目的生活行為,一天中大部份的時間,牠都在休息,休息的姿態是將脖子轉向後面,讓嘴巴藏在翅膀與背部之間,臉與鼻子則露在外面,眼睛時開時闔,初時是雙腳站立,後來便展現一腳縮起,另腳獨立的特技功夫。醒來覓食時,黑琵充分發揮扁平嘴巴的妙用,湯匙狀的嘴喙,在水中左右掃動,激起了渦流,將魚蝦掃入嘴中吞食。有時牠也會利用嘴巴潑水在身上來淋洗身體。



淋洗之後,黑琵會以嘴巴梳理身上的羽毛,背上的部份靠自己轉頭梳理,頸項及胸前自己無法打點的部份,則與另一隻黑琵互理。理完身羽,便展翅拍打,拍去羽上的水珠,當此之時,姿態最是優雅,橫著移步,翩翩起舞的模樣,像極了一位舞姿曼妙的舞者。嬉戲時候,黑面琵鷺可愛的習性豐富又精彩,有時站在至高點的黑琵,下面總會聚集幾隻同類,有如對牠威嚇一樣;有時兩隻黑琵張開扁平嘴喙,相對著互不相讓,展開鬥嘴功夫;有時一隻黑琵上下抖擻著身體,另一隻也會有樣學樣,如法泡製。


就像人類,再好的感情,也有爭吵的時候,此時,黑面琵鷺會以嘴對嘴,喋喋不休的互「哈」對方。有時,更會張開大口,向對方的腳部咬去。飛行時,黑琵更是特技連連,不必助跑,展翅就可飛起。因為嘴喙扁長,往往要伸直脖子,以快節拍前進,落地時,雙腳下垂著地,為找空地降落,牠能夠翻騰、快速落體。


 





這隻白鷺鷥看來是不敢靠近那群黑面琵鷺,勢單力薄只能遠遠的望著這群即將遠去的過客!





這裡也有許多的招潮蟹,一隻腳特別大....




    七股是位於將軍溪與曾文溪之間的小漁村,星羅棋布的魚塭與鹽田形成獨特的景觀,原本是台鹽的製鹽重鎮,但是隨著鹽業的衰落,如今鹽田已廢,七股鹽場保留最後一批收成的海鹽堆成鹽山成為七股的新地標,號稱為"南台長白山",遠遠望去,鹽山與鹽田構成一片白色的世界,有置身雪地的感覺,

 




 


鹽山絕對不是和水泥混在一起做的。台灣的七股鹽山表面看起來如同石灰或水泥的原因是空氣中的灰塵、塵埃,長期飄落鹽山上並滲入鹽山表面的鹽塊之中令鹽山變得不白。
鹽的結晶很硬,加上鹽粒在經過露水、雨水潮解後會相互黏結在一起,再被太陽晒乾後就會讓鹽山表面凝結成厚厚的一層鹽層,這層堅硬的鹽層可以保護內部的鹽不易受雨水溶解而流失。但下大雨時鹽山仍會有發生溶解與損耗






 



 


看來我這黑人在這堆鹽中對比下真的是很黑喔...


<詳細資料來自奇摩知識網>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老黑人 的頭像
    老黑人

    在心靈深處遇見妳

    老黑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