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醫院旁邊的一花圃看見許多美麗的小花
蔓延在地面上一顆顆毛茸茸的小球吸引著我的目光
看他的花很眼熟可是印象中的似乎長很高而且不是趴在地面上的
花由 5枚桃紅色的大花瓣加上10枚黃色花藥的雄蕊構成,
雄蕊5長5短,煞是奇特。
聚繖花序頂生或近於頂生,花紫紅色,花萼筒壺狀,密被毛茸
圖片的野牡丹應屬於蔓性
因為它在牆邊土地上蔓延一大片幾乎都覆蓋在地面上
蔓性野牡丹的莖呈匍匐性,開花時雄蕊呈黃色,
常用做盆栽或地被植物。
常可見到一種類似的引進種──豔紫野牡丹,由名稱可知她是很鮮
艷的深紫色的花,值得注意的是她的生長勢比野牡丹強,因此一旦擴
散出去,會影響到本土的生態環境, 目前常看見被當圍籬來種植,近來
進口的花卉非常多,也許有一天本土的植物也會被生存條件被侵犯的劣
勢下淘汰絕種
蔓性野牡丹
名稱 : | 蔓性野牡丹 |
別稱 : | 藤野牡丹、臺灣野牡丹藤 |
學名 : | Medinilla formosana Hay. |
分佈 : | 臺灣特有,南部東部中低海拔叢林 |
分類 : | 野牡丹科,常綠蔓性灌木 |
型態 : | 枝略圓柱形,細長具剛毛, 陽至中性植物生命力強,但生長慢,高約50~150公分 ,枝略圓,具剛毛 ,葉輪生或對生,卵狀披針形,先端尾狀或突尖。 |
用途 : | 觀賞,花果,枝,供花材 |
繁殖 : | 種子,插枝或高壓繁殖 |
此張圖片借自奇摩網頁
|
【植物名稱】 | 野牡丹 |
【學 名】 | Melastoma candidum. |
【別 名】 | 山石榴、九螺花、埔筆仔、不留行、王不留、金石榴、金榭榴 |
【科 名】 | 野牡丹科野牡丹屬 |
【產 地】 | 中國南部、菲律賓、台灣 |
【學校分布】 | 正門區 |
【特 徵】 | 綠小灌木,高約0.5~1.5公尺。莖略呈方形。嫩枝、葉及萼均密被淡褐色倒伏狀剛毛。葉對生,長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,全緣,長7~10公分。花紫紅色,3~7朵成聚繖花序,生於枝頂,萼筒壺狀,齒裂,裂片狹三角形,花瓣倒卵形,雄蕊10枚。果壺形,肉質,外被褐色毛。陽性樹。生性強﹐生長快速。抗風耐旱。以種子繁殖。 |
【簡介用途】 | Ø 園藝、觀賞。 Ø 野牡丹是頗有用處的藥用植物,能治腫毒、痢疾、胃病等,又能治風溼、關節炎、瘡疥、肺癰、小兒發育不良等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