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到處都有人準備祭品來普渡拜拜,我們的社區也在里長的帶動下統一祭祀,辦了一個普渡法會簡單又莊嚴,臨時市場的攤販們也在昨天舉辦了盛大的普渡,每年都有請電子花車表演.今年比較儉樸沒有兩三個辣妹了,只有一些人上去唱卡拉OK,沒有那些驚人的不雅鏡頭了!
民間所稱的中元節,實際上是來自兩個起源不同的節日,其分別屬於不同的宗教;祭祀不同的人;舉行不同的儀式。一是佛教的盂蘭盆會,一是道教的中元節。
在七月十五日當天,佛徒以百味五果等供品,舉行盂蘭盆會,道教則會請道士們誦經做法事,再以三牲五果普渡十方孤魂。兩者在祭儀上原是有區別的,然而現在,本省民間已將它合而為一。
自魏晉以來,佛道融合,將神佛混為一體乃民間信仰的普遍現象,中元普渡就是典型的代表之一。在清光緒初年,福建巡輔王凱泰的「臺灣雜詠」中,就有首普渡詩說:「道場普渡妥幽魂,原有盂蘭古意存;卻怪紅箋貼門首,肉山酒池慶中元」。詩裡說的,就是一百餘年前,臺灣做七月十五時,兩者合在一座道場中舉行的情況。
關於盂蘭盆會,有個流傳已久的孝道故事 -【目連救母】。
從前有個孩子叫目連,從小被地藏王菩薩引渡出家後,便在山上閉門修行。而他的母親卻因甌打和尚、浪費食物及其他種種過失,死後被打入十八層地獄接受審判。目連知道了這個消息,趕去營救時,母親正在第六殿接受餓鬼倒懸的懲罰,目連準備了飯菜要給母親吃,但食物一到嘴邊,便化為火燄,母親根本吃不到任何的食物。目連無計可施,只得請求釋迦牟尼佛祖幫忙。佛祖向他說明母親曾經犯的過失,並且告訴他:「如果要讓她吃到東西,得先準備各種齋食餵飽母親身旁的眾餓鬼」。所以,後來這種形式就逐漸演變成為民間的中元普渡風俗。
盂蘭盆會為佛教的節慶,相傳就是因目連救母而來,旨在報答親恩。名稱「盂蘭盆」為梵語Uiiun pana的音譯,是由印度傳入中國,當時中文譯為「烏蘭婆拏」,意思是為解救亡故祖先在地獄受倒懸刑之苦。盂蘭盆會的儀式是在七月十五這天,請僧尼誦經施齋食。宣稱可使施主今生父母和七世父母都得以渡脫苦厄。和道教在中元普渡時,大魚大肉的祭祀儀式是有些許不同。
此外,普渡期間,中南部民間會在自宅門口掛起「普渡公燈」,目的在替孤魂野鬼照路。供燈者每天黃昏必須焚香膜拜,點亮小燈,至第二天早晨再燒香熄燈。有的在門口另外用竹籃著插上番薯葉,焚香後插在竹籃裡,一個月下來那些番薯葉也長地很多呢!蕃薯葉應該也是供養好兄弟的馬吃的吧!
除了家宅前私設的普渡公燈外,有些村庄於出入口,也有公設的燈,另外還有寺廟於鬼月設燈照路,但不管是由誰設立,都必須在六月底前弄妥,至鬼月之後才能撤除。
在板橋、頭城、恆春、澎湖等地盛行在中元時舉行「搶孤」的活動,搶孤的孤棚分為『飯棚』和『孤棚』兩種。
飯棚:規模較小,棚上是放置一籮米飯,經由法師施展「化食法」後,可一化十、十化百,以免餓死鬼吃不飽而危害人間,一般在正式搶孤之前舉行,是搶孤大典的序幕。
早年的搶孤,原是在廟庭前搭設高台,台上敬備三牲、五牲、粿粽、孤飯、山珍海味等堆積如山,待僧人或道士誦經渡魂之後,銅鑼一響,上百成千的群眾相爭擁進孤棚,把供品搶奪一空,現場秩序大亂,往往發生死傷,這也是後來停辦的原因之一。
後來的搶孤活動,雖保留了傳統搭棚的風俗,但一改過去的與鬼爭食的混亂活動方式,改以群策群力的體育競賽來舉行,直至今日。
關於祭祀的空心菜是要給門口公的座騎(馬牛羊等)吃,類似馬草 ,我問過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版本,不過當馬草應該是比較正確的吧!
還有一說空心菜當祭品則是台南地區較獨特之處,通常是川燙方式,但不會煮熟,代表人與鬼之間的關係半生不熟,同時也象徵「無心」,希望如有招待不周,好兄弟不要太計較。盆水和毛巾是讓好兄弟洗臉洗手之用.
中元普度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習俗,不論鬼神,我們希望的都是能夠安撫民心,有人說社會經濟越亂,普渡時的供品反而更多,希望在這裡祈求好兄弟的庇祐生活能更好,不論是什麼樣的原因,我想優良的傳統還是必須留存,藉著孝道以及敬鬼神的心來清流,帶動好的社會風氣與民俗!
再過幾天鬼門就要關了,暑假也將過了,也希望新的開始讓大家更加為自己的將來奮鬥努力,不要再沉倫了,明天一定會更好的!有努力就會有希望的!
中元節資訊取自奇摩知識網
留言列表